柑桔樹病害圖片及防治(柑桔樹病害圖片及防治措施)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本文目錄一覽:
柑橘黃葉病圖片及病因
柑橘黃葉病的病因有缺乏營養、蟲害導致、強光暴曬,圖片如下:缺乏營養 柑橘葉子發黃可能是由于缺乏營養,植株的健康生長需要為其補充充足的養分,否則就會出現營養不良而導致葉子發黃,需要每隔10天為柑橘樹噴施一次0.2%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幫助植株恢復長勢。
病因 柑橘黃葉病的病原體是黃龍病菌。黃龍病菌是由一種叫做“立克次體”微生物所引起的病害,它主要是通過螨蟲傳播的。一旦柑橘樹被感染黃龍病菌,葉子上就會出現黃化斑點,伴隨著葉子變薄、卷曲等病征。
主要是缺鎂,缺鎂癥狀老葉和果實附近葉片先顯癥狀,葉片沿葉脈兩側發生黃色斑塊,然后向葉緣擴展,向內退綠黃化,只在中脈及基部或葉尖處殘留三角形或倒“v”形綠色部分,嚴重缺鎂時,病葉呈現全部黃化現象。
柑橘黃葉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缺素、病害以及外界氣候條件影響,治療處理 *** 如下:原因 缺素:缺鎂、鋅、鐵等微量元素都可能導致柑橘黃葉病。病害:黃龍病、流膠病、黃脈病及病毒病等病害,會引起柑橘葉片不同程度的黃化。外界氣候條件:干旱、水澇、日灼、霜凍等氣候條件也可能導致柑橘黃葉病。
這柑橘什么病害怎么防治?
1、柑橘炭疽病可以使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甲基托布津、退菌特、滅菌丹等藥劑進行防治,以下是一些防治效果好的建議:藥劑噴施時期:在柑橘的春、夏、秋等嫩梢期各噴施一次藥劑,以增強防治效果。特別是在柑橘的幼果期和每年的8~9月份,應每隔半個月左右噴施一次藥劑,連續噴施3~4次。
2、病害防治 黃龍病:預防措施:黃龍病無藥可治,重在預防。應加強果園管理,合理施肥,保持樹勢健壯;定期檢查果樹,發現病株立即挖除并燒毀,防止病菌擴散。傳播控制:注意防治柑橘木虱,因為木虱是黃龍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苗疫病:識別與防治:苗疫病與炭疽病癥狀相似,需仔細辨別。
3、及時清理果園:冬季多次清理果園,用石硫合劑涂抹病斑,然后剪除病枝、病葉,減少病源。再用代森錳鋅和芐唑菌酯噴施,以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注意藥劑選擇和使用時機:從春芽萌發時開始,在花枯期、幼果期和秋梢期進行藥劑防治。
4、為了有效防治柑橘瘡痂病,主要通過藥劑噴灑,特別是針對幼果階段。噴藥時間應在花謝后三分之二時進行。當發病條件特別有利時,可以再噴灑一次藥劑,間隔時間大約為半個月。在春芽期(芽長2毫米),應根據天氣預報來決定是否施用藥物,以防病害發生。
5、齡以上的幼蟲及成蟲均能傳播。 (4)防治 *** 藥劑防治可以減輕黃龍病的癥狀,但不能根除,必須實行綜合防治。①尋找新的 *** 和抗性材料選育抗性柑橘砧木和接穗品種。②加強柑橘木虱的檢測與防治,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黃龍病流行的重要環節。
柑橘什么病害及特點?
1、病害特征:柑橘黃龍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根系、枝干和葉片上。
2、柑桔赤霉病有一個特點:欺弱怕強。通常在新梢和幼葉展開前最易感病,花凋謝后不久的幼果最易感病。該病主要危害新梢幼果。幼果感染病害后,果皮表面密布暗褐色小斑點,然后膨大,在果皮上形成黃褐色圓錐形和木質化結節狀突起。它使傷果早期脫落,后期發育異常,造成小變形、皮厚、味酸甚至畸形。
3、**柑橘潰瘍病**:這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柑橘的葉片、枝梢和果實。感染初期,葉片上會出現黃色或暗綠色的小點,隨后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病斑中心凹陷,周圍有黃色暈圈。枝梢上的病斑會導致枝條干枯,嚴重時整株樹木死亡。果實上的病斑則會使果實表面粗糙不平,降低商品價值。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201825640@qq.com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標簽: #柑桔樹病害圖片及防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