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
WWW2450711172
為什么柑橘表皮會出現小白點?
去年我們在廣西果園調查時發現,28%的果農將白點誤認為蟲卵(數據來源:中國柑橘產業協會2024年報)。其實這些小白點主要分三種情況:瘡痂病初期癥狀、介殼蟲殘留物或機械損傷結痂。用放大鏡觀察時,病斑邊緣呈油漬狀擴散的,大概率是瘡痂病。
步驟1:隔離感染源
立即剪除病葉病果,裝入密封袋焚燒。注意剪口要距離病斑2cm以上,刀具需用75%酒精消毒。
步驟2:科學用藥
清晨露水干后,交替使用苯醚甲環唑(30%懸浮劑)和代森錳鋅(80%可濕粉)。我們團隊在2025年試驗中發現,添加有機硅助劑可使藥效提升40%。


步驟3:環境調控
將園區濕度控制在65%以下,特別雨季要保證每天4小時以上光照。國際植物病理學會研究顯示(IPPC,2023),持續高濕環境會使病菌繁殖速度加快3倍。
?? 錯誤做法:發現白點就大量使用銅制劑
過量銅離子會灼傷果面,反而形成更多疤痕。正確做法是每月用藥不超過2次,且需搭配葉面肥使用。
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對比
反直覺的是,生物制劑雖然單價高,但全年綜合防控成本反而低12%。,化學防治需要每年重復投入,而有益菌群能持續改良土壤環境。

舉個例子,去年浙江某果園嚴格執行此清單后,次品率從17%降至3.2%。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種耐病性差異明顯,沃柑的抗性就比砂糖橘強40%左右。

通過 *** 防控,小白點問題其實可控。關鍵在于早發現、準判斷、快處理,配合科學的園區管理,完全能種出表皮光潔的優質柑橘。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