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本文目錄一覽:
- 1、柑橘黃龍病有哪些癥狀,怎樣治理?
- 2、柑橘黃龍病的癥狀有哪些?
- 3、請問如何防治沙糖桔《黃龍病》與殺菌
- 4、在種植柑橘的時候,如何區分柑橘是得了黃龍病還是缺素癥?
- 5、柑橘黃龍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 *** 怎樣?
- 6、柑橘黃龍病的癥狀怎么識別?
柑橘黃龍病有哪些癥狀,怎樣治理?
癥狀表現:黃龍病的典型癥狀有3種,即黃梢型黃龍病、黃斑型黃龍病和缺素型黃龍病。 黃梢型黃籠病的癥狀表現是:在病樹外圍部分枝條或樹頂的新梢葉片不轉綠而呈均勻的黃化,多發生在初發病樹和夏秋梢上,葉片呈均勻的淡黃綠色,且極易脫落。
柑橘黃龍病癥狀 (1)葉片斑駁 葉片從葉脈基部附近或葉片邊緣開始出現黃化的不規則黃綠相間的斑駁,在病枝上再抽發的新梢葉片,其主、側脈附近一般會保持綠色,但葉肉會出現黃化。(2)黃化(黃梢)個別枝梢首先會發病,然后出現黃梢,很少的植株會表現為一開始就出現全株性癥狀的。

柑桔黃龍病田間癥狀:秋冬季發病樹與正常果樹有明顯差異,如嫩枝均勻發黃、葉片斑駁發黃、果實紅鼻等具體癥狀。柑桔黃龍病引起的生理黃化不同于營養和肥料缺乏引起的生理黃化:黃龍病黃化由少量黃枝延伸至全株,葉上有黃綠色斑點;生理黃化為全株黃化,黃化均勻,后期無斑點癥狀。
【癥狀】黑色蒂腐發病從果實蒂部或近蒂部傷口開始,病部呈褐色斑,后蔓延全果,病部表面常常溢出琥珀黏液,在高濕條件下病果表面污灰色漸變近黑色,有許多小黑粒(分生孢子器)。果實內部腐爛,污灰色或黑色。在干燥條件下則成黑色僵果。
柑橘黃龍病的癥狀有哪些?
1、圖2-1 柑橘黃龍病 缺素型黃化葉 斑駁型黃化葉 (1)癥狀 初期病樹“黃梢”和葉片斑駁是黃龍病的典型癥狀。剛發病時,綠色的樹冠上有幾枝或少部分新梢的葉片黃化,呈現明顯的“黃梢”。這種“黃梢”常出現在樹冠頂部和外圍。隨之,病梢的下段枝條和樹冠的其他部位的枝條相繼發病。
2、【癥狀】黑色蒂腐發病從果實蒂部或近蒂部傷口開始,病部呈褐色斑,后蔓延全果,病部表面常常溢出琥珀黏液,在高濕條件下病果表面污灰色漸變近黑色,有許多小黑粒(分生孢子器)。果實內部腐爛,污灰色或黑色。在干燥條件下則成黑色僵果。
3、③缺素狀黃化。葉脈附近綠色,而葉肉黃化,類似缺鋅、缺錳癥狀。這種癥狀在植株開始發病時極少出現,而在病枝萌發的新梢上較多出現。在上述3種黃化類型中,葉片的斑駁型黃化更具有特征性。此外,病葉較健葉厚,摸之有革質感,在枝上著生較直立,有的葉脈腫突,局部木栓化開裂。


4、均勻黃化:新梢長出后,在轉綠過程中停止轉綠而漸次呈現均勻黃化,葉質硬化,無光澤,葉脈黃化或微腫,葉片著生角度小,有直立趨勢,葉片容易脫落。以蕉柑、椪柑的夏、秋梢出現較多。斑駁:新梢轉綠后,先從葉片中脈或葉片基部開始黃化、褪綠,形成不對稱黃綠相間的斑塊。
5、黃龍病主要癥狀是葉片黃綠相間成斑駁狀,新梢不轉綠。缺素:又稱“花葉”,在中晚期病樹上或原來黃化的枝條剪除后再抽出的新梢出現。主脈、側脈及其附近的葉肉保持綠色,脈間的葉肉呈黃色,與缺鋅、缺錳癥狀相類似,易落葉。
請問如何防治沙糖桔《黃龍病》與殺菌
缺氮用質量百分率0.3%(3兩尿素兌100斤水)左右的尿素溶液噴灑,隔一周噴一次,連噴3~4次就可以了,同時注意在土壤中增施氮肥;如果是黃龍病的話,應將發病枝條剪掉焚燒,再加強水肥管理,如果沒有效果,應將病株挖掉焚燒,并在坑中噴殺菌劑。

沙糖桔冬季要清園,徹底清除病枝病葉,不可偏施氮肥,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全面噴灑石硫合劑消毒滅菌,發病時可噴灑波爾多液、退菌特、多菌靈防治,防治柑桔木虱,可以用氧化樂果、蚜虱凈、吡蟲啉,蟲害較少的話,可人工不少,或者誘殺,還可用化學藥劑噴殺。
防治 *** :①加強檢疫;②建立無病苗圃,培育無病苗木;③加強栽培管理與防蟲;④挖除病株;⑤病區改造,對一些發病嚴重,已經失去了經濟價值的果園,將整個果園的柑桔樹全部挖除,重新種植,及時挖除新出現的病株,將病區改造成為無病的新區。
還要加強肥料管理。新草生長期根部應撒氮、磷、鉀水溶性肥料和氨基酸復合不完善劑一次, *** 鎂、 *** 鋅、硼砂、尿素、磷酸二氫鉀、氨基酸復合不完善劑混合液每7次。可以預防和控制柑橘黃龍病 *** 應采取措施建立對柑橘產業發展的信任。
在種植柑橘的時候,如何區分柑橘是得了黃龍病還是缺素癥?
缺素:又稱“花葉”,在中晚期病樹上或原來黃化的枝條剪除后再抽出的新梢出現。主脈、側脈及其附近的葉肉保持綠色,脈間的葉肉呈黃色,與缺鋅、缺錳癥狀相類似,易落葉。黃龍病病樹開花早,落花多,坐果低,果實變小,畸形,不能正常著色,有的品種果蒂附近橙紅色,其余部位暗綠色,俗稱“紅鼻果”。
③缺素狀黃化。葉脈附近綠色,而葉肉黃化,類似缺鋅、缺錳癥狀。這種癥狀在植株開始發病時極少出現,而在病枝萌發的新梢上較多出現。在上述3種黃化類型中,葉片的斑駁型黃化更具有特征性。此外,病葉較健葉厚,摸之有革質感,在枝上著生較直立,有的葉脈腫突,局部木栓化開裂。

柑橘黃龍病典型癥狀:①黃梢型:外圍部分枝條或樹頂新梢葉片黃化,黃化的葉片極易脫落;②黃斑型:葉基部、葉脈附近或邊緣褪綠黃化;③缺素型:果小而畸形,病葉小。我國柑橘黃龍病至今已有11個柑橘栽培省、區遭受其危害,嚴重制約了我國柑橘產業的發展,也為出口貿易帶來非常不利影響。
柑橘黃龍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 *** 怎樣?
1、缺素型黃龍病的癥狀表現是:開花多、結果少且小而畸形,病葉小,葉片的主側脈綠色,而脈間葉肉呈淡黃或黃色,類似缺乏鋅、錳、鐵等微量元素的癥狀。 發病規律:黃龍病的病源是類菌原體,主要通過苗木調運和帶病接穗進行遠距離傳播,使無病的橘園成為病區。
2、發病規律 病原可以通過嫁接傳播,但不能通過汁液摩擦和土壤傳染,如果在有病的樹上嫁接繁殖,那么育出苗木一般都是帶病的,黃龍病的遠距離傳播主要就靠帶病接穗或帶病苗木的調運。某些跡象表明,種子也有可能傳播。
3、柑桔黃龍病癥狀 黃龍病在枝、葉、花、果及根部均可顯癥,尤以秋梢癥狀最明顯。發病初期,部分新梢葉片黃化,出現“黃梢”,黃梢最初出現在樹冠頂部,后漸擴展,經1-2年后全株發病,春梢癥狀多出現在葉片轉綠后,先在葉脈基部轉黃后部分葉肉褪綠,葉脈逐漸黃化,葉片現不規則黃綠斑塊,且有淀粉積累現象。
4、發病規律 黃龍病主要是通過帶病苗木、接穗作遠距離傳播,果園內則通過傳病昆蟲木虱傳播。在距離病源1000米范圍內容易感染。防治 *** 預防為主,及時消滅病原,防止擴散與傳播。(1)嚴格實行檢疫,嚴禁從病區引進苗木、接穗到無病區,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徹底燒毀。(2)培育無病苗木。(3)徹底防治柑桔木虱。
柑橘黃龍病的癥狀怎么識別?
1、果實。感病中期病樹所結果實,形小而畸形、堅硬、著色不均勻,果頂青色,俗稱“紅鼻果”;果肉汁少、味酸、渣多、風味極差;種子發育不健全。(6)根部。一般要待樹冠葉片嚴重脫落后表現,開始時須根、細根腐爛,皮層脫離,木質部外露;后期則主側根腐爛,皮層開裂,木質部變黑。
2、黃龍病主要癥狀是葉片黃綠相間成斑駁狀,新梢不轉綠。缺素:又稱“花葉”,在中晚期病樹上或原來黃化的枝條剪除后再抽出的新梢出現。主脈、側脈及其附近的葉肉保持綠色,脈間的葉肉呈黃色,與缺鋅、缺錳癥狀相類似,易落葉。
3、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國外亦稱青果病。病樹初期典型癥狀是在濃綠的樹冠中出現1~2條或多條枝梢的葉片發黃。這種黃化的枝梢葉質硬化呈革質,無光澤,有兩種癥狀類型:整個葉片均勻黃化;葉片一塊黃一塊綠,呈黃綠相間狀,且多呈不對稱性,稱為斑駁型黃化,后者可作為田間診斷的典型依據。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標簽: #柑橘黃龍病癥狀類型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