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本文目錄一覽:
柑橘蒂腐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 *** 怎樣?
1、【發病規律】高溫、多濕、傷口多有利于該病發生。果蒂干枯、脫落或蒂部受傷容易發病。發病和果實腐爛的最適溫度為27~30℃,5~8℃不易腐爛?!痉乐?*** 】①嫩梢期結合防治其他病進行防治。
2、枝干發病,常從小枝頂端開始,迅速向下蔓延及枝干。病部紅褐色,樹皮開裂,木質部變成黑色,發生流膠現象。被害嚴重的枝干,最后干粘死亡。病部密生黑色疣狀小粒點(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傳播到果實上,造成果實在貯藏運輸期間果腐。果實發病多發生在成熟期和采收后。

3、黑色蒂腐病為害枝干時,一般從枝條頂部開始發病,迅速向下蔓延,甚至可達主干部。病部呈紅褐色,樹皮開裂,并流出膠液;枝干被害枯死后,即發生黑色疣狀分生孢子器。在儲藏期使果實腐爛的病原,就是這些分生孢子器中發生的分生孢子。
4、因此,發病遲的對果樹影響不大,發病早的則使患病組織發育不良;有時在果皮表面還會出現龜紋狀或流淚狀癥狀。另一種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蒂腐病,本書在果實病害部分已經敘述。
5、.防治 *** 一是加強栽培管理,深翻土壤,增施有機肥、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性;二是防止凍害、日灼;三是認真清園,結合修剪將病蟲枝、枯枝、機械損傷枝剪除,挖除病枯樹樁和死樹,集中燒毀,以減少病源;四是藥劑防治。

如何防治柑橘類果實貯藏期間的青霉病和綠霉病?
1、平常應搞好田間衛生,及時修剪病枝和腐朽枝條。之一,柑橘采收階段是防治儲藏期病害的關鍵,特別應注意果實衛生。采收不要在雨后或晨露未干時進行;采收用的果籃、果箱及運輸用的車廂和儲藏庫,可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硫菌靈(托布津)200~500倍液消毒。儲藏庫也可用10克/米3硫磺密閉熏蒸24小時。
2、要選擇晴天采收,采收后的果實應堆放在陰涼通風處預貯4―6天,使果皮變軟后再入庫貯藏。
3、柑橘青綠霉病的防治 *** :①適時采收,避免在雨后、重霧或露水未干時采收。采果時,用采果剪自果肩處平剪,注意勿松動果蒂。搬運、分級、包裝時,盡量減少機械損傷。
4、適時采果,從采收過程直至貯運,分級挑選、包裝打蠟,應避免機械損傷。(2)藥劑保護果實。
5、近期,許多農戶反映柑橘采收后容易腐爛,柑橘貯藏期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綠霉病、蒂腐病、炭疽病、酸腐病、黑腐病及褐腐病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柑橘的正確貯藏 *** 。嚴把采收關選擇晴天采果,避免采雨水果、霧水果、露水果。采取兩剪采果法,即一剪下樹,二剪平蒂,以果蒂不刮臉為度。
柑橘青霉病和綠霉病的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柑橘青霉病和綠霉病都是由腐生性真菌引起的病害。引起病害的這兩種真菌青霉菌和綠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常腐生在各種有機物上。繁殖時可產生大量孢子,靠氣流或直接接觸傳播到有傷口的果實上,由傷口侵入果實,引起發病,造成果實腐爛,并且蔓延速度非???。
綠霉菌和青霉菌常腐生在有機物質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由氣流傳播落在果實上,萌發后由傷口侵入,引致果實腐爛。在貯運過程中也可通過接觸傳染,擴大危害。通常溫度在18~27℃,濕度達95%~98%,發病最重。

青、綠霉病菌均為弱寄生菌,都必須通過各種傷口才能入侵。因此,在果實采收、裝運、貯藏過程中,造成傷害的果實,就容易引發病害。 貯運期的溫、濕度與病害發生有密切關系。青霉病發病更低溫度為3℃,更高為32℃,最適為18―26℃。綠霉病以25―27℃為最適宜。
柑橘青、綠霉菌分布甚廣,常腐生于各種有機物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擴散在空氣中,借氣流傳播,萌發后由傷口侵入引起果腐,重復侵染。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標簽: #請指出柑桔儲藏期病害發病條件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