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
Wang13795530723
本文目錄一覽:
柑橘成熟期水腫掉果,果農需注意疫菌褐腐病防治
防治柑橘褐腐病在田間管理方面應及時清潔果園,腳腐病發生較多的果園,冬季采果后結合修剪,疏除蔭蔽枝條,清除地面枯枝落葉,集中燒毀,隨后地面噴布殺菌劑,以減少病源,并保持園內排水良好。
藥物防治 (1)畝用35-47克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2)噴施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38-700倍液。
加強樹體管理:避免過度灌溉和偏施氮肥,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并配合淋噴植美佳多元營養液體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并促進新梢抽發整齊和快速成熟,縮短感病期。減少初侵染源:柑橘采收后,最遲可在春梢萌芽前,剪除病枝、病葉,移出果園集中燒毀,以減少初侵染源。
柑桔腳腐病是什么?
柑桔腳腐病又名裙腐病、爛蔸疤。成年樹在主干基部發病,發病部位一般不超過離地面25cm處,大多在近地面5—10cm處的根頸部,向下蔓延至根群,引起主根、側根、甚至須根大量腐爛,最后造成根頸部“環割”。幼樹栽植過深,多從嫁接口處開始發病。病部褐色,不定形,在潮濕條件下流膠,樹皮變褐腐爛,有酒糟臭味。
柑橘腳腐病,又稱柑橘裙腐病。根頸部濕度大容易發病,先用利刀將腐爛狀物刮除干凈后,再用辛菌胺乙酸鹽加萘乙酸,或甲基硫菌靈加吲哚乙酸,或多菌靈加吲哚丁酸等涂抹樹干傷口,每5~6天一次,連續2~3次,即可控制發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
腳腐病又叫裙腐?。涓桑?、褐腐病(果實)。我國各柑橘產區均有發生,其中以西南橘區較重。此病主要發生于主干基部,特別是以甜橙為砧木的主干與地面接界處,引起皮層腐爛。發病初期,病部樹皮呈水漬狀,有酒糟氣味,顏色變褐,常滲出褐色膠液。

腳腐病又叫裙腐病,是真菌性病害。我國各柑橘產區均有發生,以西南橘區較嚴重。主要為害根頸部和根群,致樹勢衰退,嚴重時導致全株死亡?!景Y狀】此病主要發生在主干基部。
怎樣識別柑橘腳腐病?
柑桔腳腐病又名裙腐病、爛蔸疤。成年樹在主干基部發病,發病部位一般不超過離地面25cm處,大多在近地面5—10cm處的根頸部,向下蔓延至根群,引起主根、側根、甚至須根大量腐爛,最后造成根頸部“環割”。幼樹栽植過深,多從嫁接口處開始發病。病部褐色,不定形,在潮濕條件下流膠,樹皮變褐腐爛,有酒糟臭味。
此病發生于柑橘主干基部,引起皮層腐爛,須根死亡。開始發病時,多半始發于根頸部,病部皮層出現水漬狀褐斑,在潮濕條件下迅速擴大成不規則狀大斑塊,有酒糟味,皮層褐色,腐爛,流出膠水。氣候干燥時,病斑開裂。
柑橘裙腐(腳腐)病是一種根頸和根部病害,主要為害土表上下10cm左右的根頸部。受害部初為水漬狀不規則形病斑,黃褐色至黑褐色,樹皮隨即腐爛,具酒糟味。潮濕時,病部滲出膠液(也有不流膠的),初乳白色,后轉為污色,干燥時凝結成塊,病斑擴展到形成層,至木質部。
腳腐病又叫裙腐病,是真菌性病害。我國各柑橘產區均有發生,以西南橘區較嚴重。主要為害根頸部和根群,致樹勢衰退,嚴重時導致全株死亡?!景Y狀】此病主要發生在主干基部。
疫菌褐腐病主要危害柑橘幼嫩梢枝(稱為苗疫病)、樹干(稱為腳腐病或裙腐?。⒐麑崳ǚQ為褐腐病或疫腐?。?。苗疫病 被害枝梢和葉片呈沸水燙狀枯死,病斑不定形,淡褐色至褐色,潮濕時,病部有少量白色霉層, 與炭疽病的主要區別在于病部是否滋生小黑點。
柑橘主要病害與防治是什么?
柑橘黃龍病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水肥管理,合理密植,嫩枝整齊整齊,柑桔木虱統一防治,病株及時挖出。柑橘潰瘍病的防治 防治從夏梢“自切”擴葉和幼果期第二生理落果期開始。當發現幼果開始,零星幼果出現時,應及時進行統一防治。
柑橘常見病害有煤污病、黃龍病、樹脂病、炭疽病、潰瘍病、瘡痂病等類型。煤污病:葉片、枝梢及果實表面出現黑色煤污斑,污斑會逐漸擴大變為黑色霉層,病情嚴重時植株的光合作用會受到影響,果實的品質會降低。

嚴格防治柑橘木虱。對輕病樹在主干基部鉆孔,深達直徑的2/3,注入1000毫克/升的鹽酸四環素2~5千克,重病樹徹底刨除。衰退病主要為害以酸橙為砧木的嫁接樹。初發病病枝上不抽發或少抽新梢,老葉失去光澤,主側脈附近明顯黃化,脫落,病枝從上向下枯死。

柑橘樹知識 柑桔病害防治 *** ① 瘡痂病防治:著重于前期二次噴藥防治,之一次掌握在春芽萌動時(芽長0.5厘米左右),噴藥保護春梢:第二次則在落花三分之二時噴藥保護幼果。 ② 炭疽病防治:應在春、秋稍嫩葉期,特別是在幼果期及9月間,每隔10-15天噴藥2-3次。
微信號
Wang13795530723
標簽: #柑橘裙腐病圖片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