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本文目錄一覽:
怎樣識別柑橘黃龍病?
均勻黃化:新梢長出后,在轉綠過程中停止轉綠而漸次呈現均勻黃化,葉質硬化,無光澤,葉脈黃化或微腫,葉片著生角度小,有直立趨勢,葉片容易脫落。以蕉柑、椪柑的夏、秋梢出現較多。
花組織器官。已投產的橘樹感病后,一般花量多,且開花時間提早,花器往往細而小、畸形,花瓣短而肥厚、色較黃,且柱頭彎曲外露,開花后不坐果或坐果率低,俗稱“乒乓花”。(5)果實。
種子一般發育不全。在有些國家(如中國)的病株上,癥狀出現的初期僅在病株的某一枝條上(黃化、分枝)。黃龍病在非洲,果實僅對著太陽光的一面成熟而背光的一面仍保持橄欖綠色。在樹干、樹枝梢和枝上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
黃梢型黃龍病:病樹外圍的部分枝條或樹頂的新梢葉片不轉綠,葉片呈均勻的淡黃綠色,容易脫落。黃斑型黃龍病:患病新葉轉綠后從葉片基部、葉脈附近或邊緣開始褪綠并黃化,然后逐漸擴大成黃綠相間的不均勻的斑塊。
發生情況 柑橘黃龍病典型癥狀:①黃梢型:外圍部分枝條或樹頂新梢葉片黃化,黃化的葉片極易脫落;②黃斑型:葉基部、葉脈附近或邊緣褪綠黃化;③缺素型:果小而畸形,病葉小。
沙糖桔黃龍病的為害癥狀
根部癥狀。主要的表現是根部腐爛。在該病的早期階段,根部會腐爛。當葉子變黃并脫落時,須根和支根腐爛,然后蔓延到側根和直根,導致皮層被 *** ,與木質部分離。糖橙受到黃龍病的威脅,這應該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
黃斑型黃龍病的癥狀表現是:患病新葉轉綠后從葉片基部、葉脈附近或邊緣開始褪綠黃化,并逐漸擴大成黃綠相間的不均勻的斑塊,在春、夏、秋梢上均有發生。
糖橙子葉子發黃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根的生長勢頭較弱不能吸收足夠的養分,為了滿足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柑橘黃龍病的癥狀怎么識別?
1、病樹開花早,花多,畸形花比例大,落花、落果嚴重。病樹果實小,有的畸形呈斜肩狀,著色時黃綠不均勻,福橘、椪柑、溫州蜜柑等寬皮柑橘常在果蒂附近先著色,其余部分青綠色,成“紅鼻果”。


2、黃龍病主要癥狀是葉片黃綠相間成斑駁狀,新梢不轉綠。缺素:又稱“花葉”,在中晚期病樹上或原來黃化的枝條剪除后再抽出的新梢出現。
3、黃梢型黃籠病的癥狀表現是:在病樹外圍部分枝條或樹頂的新梢葉片不轉綠而呈均勻的黃化,多發生在初發病樹和夏秋梢上,葉片呈均勻的淡黃綠色,且極易脫落。
4、主脈、側脈及其附近的葉肉保持綠色,脈間的葉肉呈黃色,與缺鋅、缺錳癥狀相類似,易落葉。黃龍病病樹開花早,落花多,坐果低,果實變小,畸形,不能正常著色,有的品種果蒂附近橙紅色,其余部位暗綠色,俗稱“紅鼻果”。
5、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國外亦稱青果病。病樹初期典型癥狀是在濃綠的樹冠中出現1~2條或多條枝梢的葉片發黃。
柑橘黃龍病的介紹
1、發病規律:黃龍病的病源是類菌原體,主要通過苗木調運和帶病接穗進行遠距離傳播,使無病的橘園成為病區。 柑橘園內主要通過木虱和其它傳病昆蟲(如橘蚜)進行傳播。
2、柑橘黃龍病的病原物為亞洲韌皮桿菌和非洲韌皮桿菌,屬于韌皮桿菌屬細菌。無鞭毛,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僅限于韌皮部寄生,至今還未能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青果病。
3、柑橘黃龍病又叫黃梢病,它不僅使葉片轉黃,還使柑橘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病情嚴重時會使根系腐爛,甚至會造成整片橘園被毀,是柑橘管護中的重要防治對象。 癥狀表現:黃龍病的典型癥狀有3種,即黃梢型黃龍病、黃斑型黃龍病和缺素型黃龍病。
4、柑橘黃龍病是世界柑橘生產上的毀滅性病害, 是由一種限于韌皮部內寄生的革蘭氏陰性細菌引起, 能夠侵染包括柑橘屬、枳屬、金柑屬和九里香等多種蕓香科植物。
5、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是國內植物檢疫對象病害,苗木和幼齡樹發病后1~2年內枯死,成年樹發病后在2~3年內喪失結果能力。
柑橘黃龍病的癥狀有哪些?
1、均勻黃化:新梢長出后,在轉綠過程中停止轉綠而漸次呈現均勻黃化,葉質硬化,無光澤,葉脈黃化或微腫,葉片著生角度小,有直立趨勢,葉片容易脫落。以蕉柑、椪柑的夏、秋梢出現較多。

2、癥狀主要表現在枝葉上均勻黃化或黃綠相間的斑駁黃化,病葉葉質變硬,葉緣卷曲,后期發黃枝條的葉片凋落,枝梢逐漸枯死,直至全株枯死;花果上主要表現為開花多而早,花瓣短小、肥厚,顏色較黃,病果小并著色較淡或不均勻。
3、柑橘感染黃龍病后,全年均可發生,一般以夏梢和秋梢發病最多,其次是春梢。新梢的癥狀是葉片表現黃化和黃綠相間的斑駁。在葉片凋落后,枝梢上新長出的葉片表現缺素狀的花葉。
4、黃龍病主要癥狀是葉片黃綠相間成斑駁狀,新梢不轉綠。缺素:又稱“花葉”,在中晚期病樹上或原來黃化的枝條剪除后再抽出的新梢出現。

5、癥狀表現:黃龍病的典型癥狀有3種,即黃梢型黃龍病、黃斑型黃龍病和缺素型黃龍病。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標簽: #柑橘黃龍病病征類型

評論列表